環(huán)繞秦皇島港的汪洋大海,在海風中悠閑地打著浪花,運煤船稀稀拉拉地駛入泊位。
“再往前數三個月可不是這樣,海面上天天都是密密麻麻的運煤船,21個泊位都在超負荷運轉,船必須排隊進場,碼頭上的工人們都要加班加點干活。”12月10日,秦皇島港務集團一位人士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說。
據該人士介紹,從11月下旬起,南方電廠的拉煤需求明顯減弱,但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動力煤的價格卻持續(xù)走高,從10月中旬開始連漲九周,5500大卡動力煤價已突破600元/噸關口,脫離了煤炭市場供需的基本面。
電煤合同談判前夜出現量價背離,這其中有什么玄機?
記者多方采訪發(fā)現,7月份前后,秦皇島港煤炭運輸市場率先企穩(wěn),但煤炭價格卻不斷創(chuàng)新低;主要原因是神華集團等大型企業(yè)逆勢下調價格,擠垮小煤企,擴大市場份額,以增強對整個煤炭市場的掌控力,為年末電煤合同談判收集更多籌碼。等籌碼收集到一定程度了,再順勢提價。
而電力企業(yè)也在“算計”煤企,趁機把往年冬儲煤從四季度提前到了三季度,不但抄了底,增加了庫存,也為同煤企死磕做足了準備。
對此,本報記者致電神華、中煤,均未獲得正面回復。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會則對此不愿置評,只表示,在政府不干預的前提下,雙方博弈成什么樣都是合理的,協議是雙方妥協的結果。
“船沒那么多了”
河北秦皇島港一直是“北煤南運”的主樞紐。12月10日,原本被煤炭填得滿滿當當的碼頭,已多出了很多空地,以往遮天蔽日的煤山,大部分也已被“削平”。
“整個秦港煤碼頭的庫存能力為950萬噸,正常的煤炭庫存水平應該在500萬噸以上,但現在只有480萬噸,明顯低于正常水平。”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說。
是誰“吃掉”了如此大數量的煤炭庫存?本報記者從秦皇島港務集團獲悉,12月10日,秦皇島港下錨船為100艘,但辦手續(xù)的只有13艘,只占到一成多。不僅秦皇島港,在曹妃甸、京唐等運煤港口,也均出現下錨船舶和預報船舶數量明顯減少的趨勢。
上述秦皇島港務集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,自11月底以來,受南方電廠補庫存告一段落、下游需求走弱、進口煤抬頭等因素影響,北方各大運煤港口的部分泊位已經出現空泊現象,船舶銜接已經不是很緊湊,高效運轉近四個多月的煤碼頭終于得到難得的喘息。
記者發(fā)現,秦皇島港21個泊位,現在在用的不過十六七個,設備利用率只有70%-80%。
官方提供的數據給予了印證:秦港日均下錨船舶數量從7月份的26艘逐月增長,11月份已達到138艘,平均每天也有30多艘。這些滿載的船舶將北方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電廠,經過連續(xù)4個月的搶運,南方電煤庫存得到很好的補充,電廠存煤快速上升。數據顯示,11月30日,全國重點電廠存煤數量達到8267萬噸,比8月底增加了1900萬噸,可用天數達到22天。 1/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