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!今天能出4大車。”驚蟄日,天回暖,慶云縣東辛店鎮(zhèn)東銳果蔬種植基地內,4輛大卡車整齊排列。謝俊軍脫去棉衣,甩開膀子收菜、轉運、裝車,一點也不覺得累?吹綉c云縣農業(yè)農村局蔬菜科科長華方榮到來,謝俊軍一溜小跑迎了過來。
謝俊軍是東銳果蔬種植基地負責人,經營了30多個溫室大棚種菜。眼下,10個大棚的黃瓜、絲瓜即將豐收,其余大棚菜也都在授粉、結果。近日天氣起伏大,讓老謝心里犯起了嘀咕。
“別怕!咱縣里農技人員給你保駕護航。”華方榮的這句話,讓老謝心里暖暖的。逐棚走、挨個看,一棚一策。“作物品類、生產階段都不一樣,保護措施也不同。”老謝拿本記得明白,生怕有漏項。
東辛店鎮(zhèn)是農業(yè)農村部認定的“中國蔬菜之鄉(xiāng)”,是德州市首批品質蔬菜示范區(qū),全鎮(zhèn)蔬菜種植面積2萬余畝,其中溫室、拱棚占地約2000畝,主要種植辣椒、黃瓜、西紅柿、芹菜等30多個品種蔬菜,年產量超9萬噸。
謝俊軍是鎮(zhèn)上的蔬菜種植大戶,遇上特殊天氣,縣農技專家都會上門指導。種植大戶得管,小農戶也不能落下。為服務好蔬菜種植戶,縣農業(yè)農村部門建立起微信聯(lián)系群,邀請菜農入群交流,專家在線回復。電話、視頻、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測……助農方式多種多樣。“從一知半解到爛熟于胸,種菜技術都是咱農技專家手把手地教。農技專家,就是咱菜農的‘科技盾牌’。”蔬菜種植戶張戰(zhàn)董開心地說。
“再有幾天,其他幾個大棚的蔬菜也陸續(xù)上市,黃瓜、絲瓜已經預售了5萬斤,趕上好行市,賣個好價錢。”搬起一筐菜,謝俊軍走路帶風,說起種菜有啥難處,他直言:“有了農技專家助陣,種菜一點也不難。”
查看了各大棚情況,華方榮來不及休息,上車直奔下一家。
農村大眾報記者 張 超
通訊員 馬俊良 王秀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