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极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,91狠狠做五月爱婷婷AⅤ

  • <address id="y1q9e"></address>
    <small id="y1q9e"><strong id="y1q9e"><font id="y1q9e"></font></strong></small>
    1. <td id="y1q9e"><strong id="y1q9e"></strong></td>
      <object id="y1q9e"></object>
      <sup id="y1q9e"><menu id="y1q9e"></menu></sup>
    2. 首頁    山東    國內    社會    教育    旅游    房產    娛樂    企訊    女人    財經    科技    健康    家居  

       

       首頁 > 資訊頻道 > 關注民生 > 正文
         

      濰坊生姜主產區(qū)峽山:一塊有機姜 種出新希望

      2019-10-18 10:50:17  |  來源:  |  作者:陳國峰  |  閱讀:次  字號: T   T
       

        這幾天,山東濰坊峽山區(qū)有機姜融合創(chuàng)新產業(yè)園擠進了十里八村的生姜種植戶。產業(yè)園內采用基質栽培的75畝有機姜開始采收,大家都想瞧瞧產量究竟咋樣。

        經現(xiàn)場測產,畝產量約6750斤。產業(yè)園的科技總顧問張其錄長舒了口氣:“超額完成畝產6000斤的預定目標!”

        “這產量還不到我們大田姜的一半哩。”前來看熱鬧的農戶不理解這有啥值得高興。

        在張其錄看來,這一產量已經算是“豐收”。因為有機姜質優(yōu)價高,但是產量如果上不去,習慣大田種植的老百姓不會買賬,實現(xiàn)規(guī)模化種植更是空談。如今這一產量帶來的收益相比傳統(tǒng)種植方式有了競爭力。

        峽山是個生姜主產區(qū),傳統(tǒng)的大田種植勞動強度大、收益低,還影響土質。2014年,張其錄和產業(yè)園負責人孫建濤開始試驗用基質種植有機姜。“當年種了十幾畝,每畝投入了1300多斤姜種,卻只收獲了800多斤生姜。”

        此后,他們不斷改良栽培基質配方、種植技術和日常管理,生姜產量開始穩(wěn)步增加。去年每畝產量已經達到4200多斤。

        經過專業(yè)機構檢測,有機姜不但在農殘方面遠遠優(yōu)于普通大田生姜,對人體具有保健功效的姜辣素的含量更是達到傳統(tǒng)生姜的四五倍。

        種植技術成熟后,園區(qū)建起高標準現(xiàn)代化大棚,由農戶來承包種植,園區(qū)統(tǒng)一設施投入、技術指導、品牌銷售。

        農戶姜言平承包了產業(yè)園17個大棚共25畝有機姜。經過測產,今年他的畝產達到7000斤。“園區(qū)以每斤6.5元的價格對有機姜回購,除去每畝1萬元的承包費和1.5萬元的后期生產投入,每畝純收入2萬元。”

        56歲的姜言平種了十幾年生姜。原來夫妻倆種七八畝大田生姜,殺蟲、除草、灌溉……幾乎每天都要在地里。

        而現(xiàn)在,夫妻倆管理25畝有機姜卻很輕松。“基本不用殺蟲除草,澆水時在家里撥個電話,棚里的機器就自動完成,經常好幾天不用過來看。”

        “園區(qū)的大棚內統(tǒng)一配置了物聯(lián)網設施,自動檢測營養(yǎng)、溫度、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,通過大數(shù)據(jù)實時分析可自動施肥、澆水等。”孫建濤道出了姜言平捉摸不透的種地“新把式”。

        身著休閑裝、頭戴棒球帽,如今的姜言平告別了沾泥帶土的傳統(tǒng)農民形象,一派新型農民模樣。

        “這有機姜真不用打藥?”“一畝掙兩萬塊錢不是忽悠俺吧?”前來產業(yè)園看有機姜采收的農戶左一句右一句地跟姜言平打聽,不少人明顯動了心。

        “下一步我們會把有機姜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,土地已經流轉到位,畝產目標是8000斤到9000斤。”孫建濤說,目前又有20多戶村民明確要承包大棚,未來產業(yè)園將帶動更多農戶進入有機姜產業(yè)鏈條。

        峽山區(qū)的農業(yè)干部介紹,他們因勢利導,將以有機姜融合創(chuàng)新產業(yè)園為龍頭,逐步推動轄區(qū)生姜產業(yè)從傳統(tǒng)種植模式向高質集成模式轉變,打造高端農產品供應區(qū)。

      我來說說( 
      來頂一下
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上一篇:膠州李哥莊:打造小城市高質量發(fā)展排頭兵
      下一篇:沂源:春賣桃花秋賣桃 桃木也成脫貧“招”
       
      0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推薦資訊
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增收
     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(yè)
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業(yè) 多點發(fā)力點亮綠色經濟
      寧陽:持續(xù)壯大林果產
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“青衿致遠”實踐團參
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“鹽堿白”
      種下“牧草綠”,治愈
       
      欄目最新
      欄目熱門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版權聲明   |   網站簡介   |   網站導航   |   頻道招商   |   聯(lián)系方式   |   友情鏈接
      山東信息港 ingsd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