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從整個高中的時間安排也能看出來,來自多個地方的數(shù)學教師告訴記者,高中3年對于他們,只有前兩年是學習和教學,后一年則幾乎全是高考復習。
當下正值暑期,在這些高中教師“抱怨”時,一批暑期奧數(shù)培訓課正火熱開班,“不為升學也為上重點班”的說法成了家長掏腰包的“堅定”理由。
楊樂說,這是作為數(shù)學家的他極不愿意看到的,“現(xiàn)在從小學三年級開始,幾乎是全班學生上奧數(shù)班,大多數(shù)同學沒有太多興趣。而即便是奧數(shù)競賽獲獎的同學,將來未必還會搭理數(shù)學,也未必會有好的表現(xiàn)。”他說。
對于學生群體,不管是從學科學習的難易程度,還是從考試成績的結果來看,最為科學的呈現(xiàn)應是橄欖型,如今卻是“兩頭大中間小”,用張全杰的話說,“要么去學奧數(shù),賺個好成績,要么學不會基礎知識,次的都不及格。”
當然,出現(xiàn)這樣的結果,并非全是學生自己的選擇,“老師怎么講的,家長怎么教的”都在時時刻刻影響孩子——那些最終要獨自承受這一切的人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這次中學教師回大學活動結束的一個月后,教育部有關官員透露,新的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正在醞釀,試圖把高中生分為四類,學習不同課程。在高考改革仍未完全給出可執(zhí)行方案前,這樣的改革效果如何,接地氣還是瞎折騰,我們拭目以待。(實習生 黃儀婷 記者 邱晨輝)
3/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|